close
proresu

豬木(左)和其他選手在賽前一起練習(1979年2月,千葉)

中學二年級的冬天,我一個人為了看新日本職業摔角,去了橫濱文化體育館。我還記得那時候心跳得特別厲害,懷著「能親眼看到豬木了」的激動心情走向會場。然而,真正的衝擊並不是比賽,而是發生在比賽觀看之前。


原文出處

進入會場後,我在商店買了節目手冊,一邊翻著一邊看到上面寫著「你也可以成為摔角選手」的招募廣告。內容寫著:「國中畢業生需身高多少公分以上、體重多少公斤以上,高中畢業生的標準更高。即使沒有格鬥經驗也可以。請拍照後寄來。」那時我第一次想:「ㄟ,我也能當摔角選手嗎?真的可以嗎?」接著,一瞬間我心裡就決定了:「我一定要成為摔角選手。」

進入場內後,我看到年輕選手們正在練習。當中甚至有和我年紀差不多的孩子,這讓我再度震撼。「原來有跟我一樣的人啊。」有些選手還很瘦弱,讓我一下子覺得「我也能做到」。這種念頭變得無比真實。

對我來說,那是第一次選擇職業的瞬間。雖然是第一次觀看摔角比賽,但比起比賽,這件事的印象更深刻。那場大會的主賽是雙打,Tiger Jeet Singh和上田馬之助對上安東尼奧豬木及……對不起,他的搭檔我記不起來了。

總之,在翻開節目手冊的瞬間,我的世界就改變了,也確定職業了。既然上面寫著「中學畢業生也可以」,我立刻決定不上高中了。中學後半段我幾乎沒去上學。如果那天沒去橫濱文化體育館,我今天根本不可能成為摔角選手。在那之前,我甚至沒想過要查找怎麼成為選手的資訊。當時也沒有可以用的資訊。現在的話,只要用手機輸入「想當摔角選手」就能查到,但那時候家裡只有黑色的轉盤電話。

proresu
豬木(左)和Tiger Jeet Singh之間的抗爭在日本引起了轟動。高田也被迷住了。

那時,我的父親已經出院,重新開始工作了,我們兩人又一起生活。不過,我把成為摔角選手的決心埋在心裡。回想起來,當時的環境其實很適合追夢。因為父親很認真,早上工作一大早就出門,之後家裡就只有我一個人。再加上母親也不在,白天是完全自由的。

從那以後,我開始為了加入新日本摔角,放棄上學,每天展開嚴苛的訓練。 我的目標是中學一畢業就立刻進入新日本,但問題是我的體重不夠。所以我心裡只想著:「無論如何都要鍛鍊肌肉,把體重增加到標準,趕在畢業前達到要求。」

從中學二年級決定目標後,我就沒有任何迷茫。當同學們都在為升高中而煩惱時,我腦中只有「進入新日本」這一個目標。所以當我採取行動時,根本不在乎別人怎麼看我。甚至可以說,我連「別人怎麼看」這個念頭都沒有過。

每天早上,我在同學們去上學的時間出門跑步。之後就在住宅區的中庭或公園做深蹲等基礎訓練。就在不久之前,我還是個愛打招呼的「乖孩子」。但那時候,我完全沒想過「大家會不會覺得我是怪人」,更別提「別人怎麼看根本無所謂」這種想法了。訓練讓我感到愉快,周圍的景色完全進不來我的視野。

proresu
全心投入訓練的時期。身體一天天變壯

現在回想起來,那真是個奇蹟。因為我的性格本來很在意別人的眼光,但那時完全不在意,還能在平日白天打樹木。嚴格來說,這算是破壞公物吧(笑)。但看到樹越來越晃,感覺特別爽快。甚至看到自己的拳頭流血,也會冷笑起來……能夠如此投入,應該是各種條件剛好契合才形成的精神狀態吧。

如果我的兒子做同樣的事,我一定會阻止他,跟他說:「去健身房!」或者「放學後再練!」因為方法多得很。但當時沒有人告訴我這些。我只是自以為找到了最正確的道路。現在看來,那是一種徹頭徹尾的誤解:「我要成為摔角選手」「一定要進新日本」。這種精神狀態,人生中也就那麼一次。

當時幸運的是,我的班主任並沒有馬上聯繫家長。一般來說,無故缺課三天,老師就會找上門來說:「你家孩子不上學,還在打樹呢」,或者「白天在外面滾來滾去練摔角動作呢」。但我的班主任很久都沒有來我家。

半年後,他終於來家訪,我的父親才知道真相。當時老師和父親在玄關聊了起來,我第一次對父親說:「我要成為摔角選手,所以不去學校了。」父親或許早就察覺了,也可能已經放棄,他說:「只允許你考一次。」附帶條件地同意了。於是我繼續為通過入團考試而努力訓練下去。

※本連載最初於2016年11月22日至12月29日期間連載於報紙,共22篇。東京體育note將以全11篇的形式重新呈現,並附加更多照片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yuiasaka 的頭像
    yuiasaka

    普羅擂司摔角

    yuiasak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